後天(4/13)就是MTV電影獎頒獎的日子了,雖然不如奧斯卡那麼熱門,舞台排場並不大,但好歹也是一個民選意見(而且與奧斯卡、金酸莓的重疊率並不高),有別於金球獎是由96位記者投票,奧斯卡是6000位影藝會員投票,金酸莓獎是從1014名會員透過網路選出提名,MTV電影獎入圍名單卻是由此獎的創辦人 Joel Gallen所選,而獲獎者更是交給大眾決定(也因此才會好幾年讓有失品味的【暮光之城】系列蟬聯寶座),ㄧ看到獎項的設計出現"最令人傻眼獎"(Best WTF Moment)、"最佳英雄獎"、"最佳反派獎"、"最佳吻戲獎"、"最佳打鬥場面" (BestFight)、"最佳赤膊上陣獎",以及”最佳驚嚇演出獎"(Best Scared-As-S**t Performance),就知道這個頒獎典禮的玩味與搞怪,以下是我對歷屆與本屆入圍者的見解與預測(私心居多,稱不上分析)。
- Apr 11 Sat 2015 16:54
第24屆MTV電影獎投票兼得主預測
- Apr 09 Thu 2015 16:03
鯨鯊2014年度十大佳片總整理
再見了,2014 (現在講會不會太晚?XD)!!這一年來很感謝旁人對我的提拔,給予我有別以往的新經驗,是否曇花一現只能靠時間證明,經統計發現,原來去年我一共寫了116篇影評 (如果加上看完沒寫的肯定更多),而在所有年度影壇盛事的最後一站:”MTV電影獎”落幕之前(不是奧斯卡唷!),我的”2014年度十大佳片”也統整完畢,光是合成圖片、製作遮色片與校正尺規、反轉選取範圍就花了兩天,去年的電影普遍氣勢不足,相較於2012與2013年每部”十大佳片”都能至少四顆星的情況,去年的”十大佳片”竟然只有前3部能在我心中拿下四顆星,而且只有第3~5名是能夠讓我當機立斷的,雖然我的評分標準比起其他影評朋友嚴格了些,但奇妙的是選出來的片普遍評價都較低,這次我的口味較趨於大眾化,只有《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一片被視為負評,但依然秉持一半娛樂片、一半競賽片的要求(可惜共同爭取第十名的【百萬種硬的方式】【星際效應】【明日邊界】【星際異攻隊】不幸落選),以下是在我去年所觀賞的超過100部電影中,精心選出前十分之一的重點精華,希望各位也會喜歡!^^
- Apr 08 Wed 2015 20:59
第17屆 MTV電影獎入圍及獲獎名單
- Apr 07 Tue 2015 18:27
表裡不一的真假人生《雙面危敵》(Enemy)
若要問我近幾年最深奧的電影,從2011年起到前年依序會有【永生樹】【普羅米修斯】【索命記憶】,而去年此俱樂部的會員再添一筆,令我不假思索、第一位浮現在腦海的【雙面危敵】必定是2014年最神秘的電影。
- Apr 06 Mon 2015 22:40
在變革的世代維持本性《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
在眾多漫畫英雄電影千篇一律的泥淖下,【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卻能夠打破一切規則,與其被稱作是科幻動作片,本片更應該歸類於政治諜報片(尤其是暗殺情婦的橋段特別能感受到),只是我的文章分類並沒有”政治諜報”這項類型只好選擇”動作冒險”,儘管因通俗的英雄骨架而受到牽制,卻依然能開拓出全新的格局。
- Apr 02 Thu 2015 10:09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3D血護士》(Nurse 3D)
打著僅在【奪魂鋸】海報上出現的女護士名號所延伸出的獨立故事【3D血護士】,雖然在宣傳初期引起恐怖片迷的注意,卻在官方預告釋出後給人一種”謎片”的導向,使的賣象過差,沒有上映、沒有發片,只有在電視台播,但實際上此片卻是強調美國30年來醫療人員蓄意製造的犯罪,雖然不是真實事件,卻是部份靈感來自現實。
- Mar 27 Fri 2015 22:59
鄰居都是我的兵馬俑《恐怖蠟像館》(House of Wax)
2005年由【孤兒怨】導演拍攝的【恐怖蠟像館】,是翻拍自1953年的同名經典與1933年的【神秘蠟像館】(Mystery of the Wax Museum),雖然沒有發揮該片兇手與雕像難以分辨的優勢,也沒有達到【德州電鋸殺人狂:從頭開始】的驚悚壓迫,但噁心殘忍程度卻是大幅超越同類型的【黑色星期五】【德州電鋸殺人狂:從頭開始】,光是海報和預告就足以把10年前的我嚇死。
- Mar 22 Sun 2015 10:09
渴望認同卻受到拋棄《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The Amazing Spider Man2)
在許多漫威電影如雨後春筍般開拍試圖搶錢之時,【蜘蛛人】系列也不得不跟著重啟,但去年上映的【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卻成為影迷心中一去不返的惡夢,就個人觀點而言,本片的開頭與結尾比起首集更有氣魄,卻因為兩位主要反派而模糊焦點,重蹈覆轍了【蜘蛛人3】的老毛病(中間也不過7年),儘管將3個反派分散在不同的時間點現身較為明智,但也沒有好太多(看看隔壁棚DC同樣有三個反派的【黑暗騎士】有多好)。
- Mar 21 Sat 2015 14:46
闖入三次元的玩具總動員《樂高玩電影》(The Lego Movie)
對於樂高玩具,想必從六零年代到九零年代的人們都並不陌生,這家1932年創辦的造木企業,起初革新時無法抓到特定的客群,到近年才成為轉型成功的例子,回憶我的童年時光,雖然沒玩過樂高積木,但是有玩過樂高公司生產的【生化戰士】模型,還記得那是我父親的同事從美國買回來的,雖然少了拼豆與零件的拆解創造力,一切都是照說明書指示,但還是有保留”組裝”的相同概念,將三隻機器人合為一體,也因為已經10年沒玩樂高,所以感到非常懷念。
- Mar 20 Fri 2015 08:43
派別源自血緣《分歧者》(Divergent)
【分歧者2:叛亂者】即日起在全球戲院聯映,而身為觀眾的我們除了可以藉此回顧第一集的劇情,也可思考:當每個青少年小說都主打”叛亂”、”反抗”,並比照【移動迷宮】【飢餓遊戲】推行每年一部續集(與拆成上下兩部)的機制,那會變得多麼索然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