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雖說史嘉蕾的正面全裸無疑是吸引觀眾入場觀賞【肌膚之侵】的一大噱頭(我也承認這是我觀影的原因之一),但當一部分喜愛娛樂片的觀者只抱著史嘉蕾露點的期待,結果看到的卻是常人無法接受的手法,那會是什麼樣的有趣情況?

 

 

雖然正如多數影評朋友所言,此片沒有特定的主線,實驗性質頗高,但卻不會令人感到拖泥帶水,可能是自己這幾年有訓練出一些看電影的耐心,就算劇情架構出奇的簡潔,省略了許多,卻是將各個戲份拿捏的恰到好處,小說中是兩名外星人,但到了電影則刻意淡化了撿屍那位男性騎士的形象。

 

 

多數觀眾觀影完畢絕對會質疑此藝術片劇情方面的些許不周(但其“影片、改編劇本、攝影”仍有優秀之處), 但仔細想想,獵取人皮的目的為何?怎麼考的到卡車駕照,如何賺到搭公車的錢?其實都不重要縱使影片前半段沒加以說明事件發生的地點,引起我的好奇,但只要在人物的日常生活上做觀察,即可從右座駕駛看得出是君主立憲國(:英國、蘇格蘭等),接著聽完說話的腔調後,再由公投這則時事得到明確的答案,事實沒錯,就是蘇格蘭。

 

 

開場一分鐘所冒出的一道白點(相反的,片尾是以相反的白中帶黑收場),搭配著寂靜中帶有的空氣雜音,隨後又接到冰冷的廣播測試音,三顆行星並行排成一列是參考自【2001:太空漫遊】,在類似魚眼或是人類瞳孔的畫面後,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視線進入到一片純白的空間,史嘉蕾脫去了女人的衣物,卻無視於該名女子,反而對螞蟻的肢體行動產生興趣,而這樣一鏡到底的技術也在後續的情節反覆運用,拍攝將近一分鐘的後照鏡,半分鐘的血水,近一分鐘的接吻,近半分鐘的公路機車,近半分鐘的躺在草地,近一分鐘的山區避難所內景,近半分鐘都沒被灌醉的那場吧檯對話,甚至是藉車內窗戶所照的外景就長達一分半鐘,一切就是如此的「慢」,帶給觀眾非強加性且真實的客觀思考,讓人體驗這隻外星人的悠哉慢活。

 

 

通常只鎖定獨居男子下手的史嘉蕾,當不主動打獵時,牠離開自己的隊友,拋棄過往習慣的交通方式,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嘗試享受人類的蛋糕卻出現排斥反應,五種感官獨缺味覺,有次牠被一群女人拉入夜店,在那裡穿梭五光十色,體驗人類酒池肉林的享樂主義,自己卻High不起來,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仔細端詳檢查之下,才了解自己的生理構造不一樣,無法生育,也沒有陰道,無法適應地球生活的牠,造成了很久以前討論率極高的撲街片場照,這並不是無意造成,而是為了因應電影畫面的拍片需求。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肌膚之侵】在整整100分鐘論述了社會的冰冷與漠視,片中異常多的街上人群就和忽然榨乾人皮的驚悚感相同,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人們在街頭無聲的訕笑也是一種疏離,偏好皮靴、毛草大衣的史嘉蕾,想模仿人類如何擦口紅,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喜歡觀察人群的活動跡象,渴望接觸人,卻又只能藉由捕獲人皮來與人互動,因為這是牠唯一可以與人類互動交流的機會,電影中半段安排一位年僅26歲就顏面失調的鐘樓怪人(演員本人也是該症患者),受不了他人的異樣眼光,也不相信會有美女願意看上他,卻有人稱讚他的手很好看,讓我激起同情的感動,但就在史嘉蕾碰觸他的脖子所響起的弦樂時就令我的眼淚收了回去,雖然我的淚崩計畫又再次達陣失敗,不過這點已經讓觀眾得以反思我們上次接觸路人是何時的事?”

 

 

導演透過鐘樓怪人、史嘉蕾、汽油男三人重新定義了美與醜、外貌與內在的差異,鐘樓怪人的現身反映了面容優劣無關於對「性」的需求,該男子即使沉淪,史嘉蕾依然因良知驅使而將他放生」,也因為他的出現,使的史嘉蕾對於皮囊之下的事物感到好奇,牠想知道真正的人類到底是什麼樣子,而在這探索人類世界的途中,牠雖然感受到愛與關懷,但最後牠也發現,人類是懷有獸性的,嚇著逃跑也罷,竟然折返蓄意殺生,反之,人類(一方面指的是汽油男)所迷戀的肉體,終究也只是外皮,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人類想傷害女性,卻成了受害者,而靠著美貌誘捕男人的外星人,不只是個狩獵者,也是男人的獵物,當牠傷害男人的肉體時,同時也受到人性的吸引,進而自尋死路,可見色字頭上兩把刀,傷人又傷己。

 

 

史嘉蕾喬韓森用她現有演藝生涯的經驗,發出那令人佩服的挑逗聲線,走起台步來都是性感,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連我也無法抵擋她的誘惑,只能以完美的演出作為形容,可謂美麗中帶有致命,以石頭狠心砸死溺水的男子,也不顧身旁嬰兒的哭泣,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沒有石頭重擊的一絲聲響,只有詭譎且不舒服的緊繃音樂做支撐,另外史嘉蕾瘋狂拉扯「自己」的皮,隨後就被一支番仔火焚身的片尾戲碼也是做的震懾人心,看來這部科幻版【畫皮】確實有比【異種】更具有深度,不寒而慄的古怪氣場真是像極了【切膚慾謀】(The Skin I Live In)

 

 

於前年成立的美昇國際影業跳脫大多台灣代理商的思維,帶給我們這部獨樹一格的好片,也很高興有代理商願意將此片引進,再加上影片有著極度抽象的表現手法,黑漆漆的倒影與黑油象徵著進入夢境,愈走愈近卻反而陷入情慾的泥淖,是其中一項引人入勝的焦點,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雖然以高達1300萬美金的成本實在無法負荷只有260萬的全美票房,不過至少已經創下去年獨立製片界的總票房亞軍,若要與同年上映但較為精彩的【雙面危敵】挑一部來買DVD珍藏的話,我會選擇更能專注在劇情、也更耐看的此片。

 

 

評分★★★☆[3.5/5]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鯨鯊 的頭像
    鯨鯊

    鯨鯊的塗鴨影評

    鯨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